定义:单位面积发光强度,单位为cd/m²(尼特)
物理意义:屏幕对抗环境光的物理战斗力值
环境光照条件 |
安全亮度 |
理想亮度 |
失效风险 |
夜间卧室 |
80 cd/m² |
120 cd/m² |
过亮引发视觉疲劳 |
办公室日光灯 |
200 cd/m² |
300 cd/m² |
字体模糊难以阅读 |
阳光直射(户外) |
800 cd/m² |
1000+ cd/m² |
屏幕全白无法识别 |
手术无影灯环境 |
1500 cd/m² |
2000 cd/m² |
仪器参数误读风险 |
1.功耗铁律
功耗∝亮度2×面积 ext{功耗} propto ext{亮度}^2 imes ext{面积}功耗∝亮度2×面积
3.5寸屏从200cd/m²提至500cd/m²,功耗暴涨150%(需重新设计供电)
2.寿命衰减曲线
100%亮度 → 背光寿命≈2万小时
70%亮度 → 寿命延长至3.5万小时
3.人眼感知非线性
亮度200→400cd/m²(翻倍):感知亮度仅增加约23%
定义:亮白色与暗黑色的亮度比值
本质价值:决定画面信息承载效率的核心指标
对比度 |
可见灰度层级 |
图像细节表现力 |
典型应用场景 |
100:1 |
约16级 |
色彩断层明显,暗部死黑 |
工控低端屏 |
500:1 |
约64级 |
可辨识文字/简单图形 |
普通笔记本屏 |
1000:1 |
>128级 |
显示摄影RAW文件层次 |
专业设计显示器 |
5000:1 |
>256级 |
肉眼可见星空暗部尘埃云 |
OLED/Mini-LED屏 |
有效对比度=Lmax+E⋅RLmin+E⋅R ext{有效对比度} = rac{L_{ ext{max}} + E cdot R}{L_{ ext{min}} + E cdot R}有效对比度=Lmin+E⋅RLmax+E⋅R
结论:
当5000尼特亮度遇上100万:1对比度,屏幕从“信息窗口”进化为“视觉虫洞”——真实与虚拟的量子态边界,正在被光电工程师的方程式溶解。